法律服务新举措 便民利民显成效

日期: 2021-05-10 浏览量:0 来源: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 责任编辑:市司法局 文字大小:

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开展以来,市司法局结合自身工作职能,制定并向社会公开“阜新市司法行政系统公共法律服务十项便民措施”,切实推进了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,推动为广大群众和企业提供公益性、均等性、普惠性、便利性的法律服务,工作实效初步显现。

一、发挥律师行业职能作用,服务企业“不断档”

 一是开展律师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活动。组建由55名青年律师组的公益法律服务团,3月4日,开展了“律师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活动”启动仪式,活动当天,24家律师事务所向全市律师发出《律师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法律服务倡议书》并设立了免费法律咨询台,向社会提供免费法律咨询。二是开展律师座客阜新广播电台《律师在线》活动。今年以来已开展14期,律师结合百姓关注的问题进行专题讲解,并与听众互动,解答法律咨询。三是开展企业“法治体检”。组建“十强十佳”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团,积极为“十强十佳”企业提供法律服务。召开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座谈会,律师以案说法,解答了12家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,并与参会的12家企业建立了法律服务站,开展常态化“法治体检”。

二、构建多元立体调解格局,当好群众“和事佬”

一是进一步健全源头预防和风险预警机制。建立重要节假日矛盾纠纷日排查日报告制度,加强纠纷风险预警研判。指导医疗、物业、民商事等行业性、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加强排查矛盾纠纷。今年以来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排查纠纷1868件,成功化解2323件。二是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。加强与法院的沟通协调和制度衔接,进一步健全完善市级“诉调对接”工作联动、问题联络等工作机制。市级“诉调对接”启动以来,共调解纠纷71件,成功调解38件,成功率达到53.52%。三是多措并举提升“村(居)民评理说事点”服务质效。全面整合司法行政资源推动功能升级、服务升档,全面推广“慧评理”微信小程序。今年以来,全市811个“村(居)民评理说事点”收集问题信息线索1620余条,解答法律咨询1460余次,调解矛盾纠纷1129件,移交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27件,开展法治宣传1120余次。

三、打造智慧服务便民平台,法律服务“指尖办”

一是做好法律咨询工作。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,做好人民群众法律贴心人,一季度,“12348”共接听群众法律咨询2780人次。二是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融合发展,按照省厅要求,于4月初完成我市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数据后台割接,建成全省统一的公共法律网络和热线平台。三是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。组织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和全市139名各级实体平台服务人员参加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和辽宁法网改版升级操作培训,让工作人员尽快掌握法网和热线服务功能和使用方法,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、均等惠普的公共法律服务。

四、加强法律援助沟通协作,刑事援助 “全覆盖”

一是积极开展刑事法律援助工作。与市中级人民法院、市律师协会联合下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刑事案件审判阶段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》,实现刑事审判阶段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和增强法律援助服务效能,推动解决我市司法实践中涉及群众切身利益、社会关注高的敏感热点问题。二是做好法律援助律师值班工作。定期选派优秀律师进驻到市中级人民法院、市检察院、市公安局、市看守所进行值班,依法为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,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。三是积极引导法律援助律师发挥刑事案件审判中的辩护作用。建立“刑事法律援助律师库”,严格律师资质,从源头上保证办案质量。

打印
分享
返回列表